关于举办中德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 广州培训班(第三期)的通知 (第二轮通知)
【2022-04-12】
在整体医学模式下,临床医生的心身医学技能、医患沟通能力、职业化医患关系技术以及自身压力管控技术已经成为医疗服务水平及医患关系品质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让临床医学各专业人员掌握心理医学和心理治疗技术、促进心身问题的解决,特举办《中德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该项目是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资助,中德校友网络、德国海德堡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共同主管的国际合作培训项目。联合国内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的工作者、教师和研究者。本项目集心身医学理论、实践技能及督导、集中学习及夏令营活动为一体。主要由德国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专家授课。该项目业已成为中德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培训的示范模式。
为满足中国广大学员的迫切需求,该项目新增广州为举办地点,与同济大学《中德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内容和要求上将一致。全程完成培训且考核合格者将授予中德双方认可证书。
受疫情影响培训班暂停2年,经多方沟通后重新启动,本次将采取学员集中培训,老师线上授课的形式进行。公开招募学员,欢迎报名或垂询。(没有参加前两期也可以报名,发当期的培训证明)。
一、培训内容: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方法,每次集中学习不同主题,包括抑郁、焦虑、躯体形式障碍及躯体疾病适应问题等。培训以讲座、现场案例访谈、分组演练、角色扮演、自我体验和督导等形式展开,培训间期需要参加巴林特小组、团体自我体验及完成督导下的心理治疗。
参加本期培训的普通学员组学员将有机会免费参与每月2次(共8次)巴林特小组体验,未来教师组学员有机会免费参加每月1次(共四次)巴林特小组督导。未来教师组仅限参加过前2期未来教师组或督导组学员报名。
二、培训时间:
第一期:2019年5月14-16日(已完成)抑郁障碍
第二期:2019年11月23-28日(已完成)焦虑障碍
第三期:2022年4月22-24日: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和心理治疗(详见附件2培训日程)。
第四期:2022年9月23-25日(暂定):威胁生命的疾病(如癌症)的心身问题
三、培训地点:线上培训,请提前下载zoom国际版。
四、培训对象:
有一定的精神病学或心理学基础、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的医务人员、心理工作者。主办方将按照项目要求筛选学员。参加前2期培训者优先。
五、费用:
1.本次培训费用:2000元/人。线上培训,无食宿、交通费用。
2.缴费方式:银行、微信或支付宝转账至以下账号,请务必于2022年4月18日前缴费,并在备注栏注明(中德培训会议),成功缴费后请保留缴费成功的界面。
单位名称: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
开户行和账号:广州银行越秀支行 800230214109022
六、报名方式:
1.填写报名回执,电子邮件形式报名请于 2022 年 4 月 15日前将报名表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提交。邮箱:gdpsychosomatic@126.com (备注中德培训会议第三期)
2.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回执并通过下方二维码添加覃老师或李老师微信。
3.缴费后请务必通过以下微信二维码联系覃老师或李老师,凭缴费凭证加入培训群(非常重要!!!)。
七、联系人:
报名相关事项:覃老师:13826057359 李老师: 15876549787;缴费及发票相关事项:黄老师:13480269339
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2022年4月7日
培训日程
Day 1 (April 22nd)
Time 时间 |
Content 内容 |
Lecturer 讲者 |
Chair/Moderator 主持 |
09:00 – 09:30 |
Welcome Introduction of lecturers and contents of the training 欢迎致辞 介绍讲师及课程内容 |
Jia Fujun 贾福军 |
Xu Mingzhi 许明智 |
09:30 – 10:15 |
Lecture (2): Patients with somatic symptoms (SSD) – recog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tiology 课程(2):躯体症状障碍—识别、分类和病因 |
A. Müller |
Jia Fujun 贾福军 |
10:15-10:30 |
Break休息 |
||
10:30-11:15 |
Neurological basis of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躯体症状障碍的神经学基础 |
HouCailan 侯彩兰 |
Jia Fujun 贾福军 |
11:15 – 12:30 |
Introduction and task allocation for Patient-interview-observation: 1)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 2)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3) 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 患者访谈观察的介绍和任务分配
“Live-interview I” “现场访谈I” |
Li Xueli 李雪丽 & K. Fritzsche |
HouCailan 侯彩兰 |
12:30-14:00 |
Break午休 |
||
14:00 – 15:00 Via zoom 通过zoom |
Discussion of life-interview: 3 observer groups 1)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 2)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3) 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 现场访谈讨论: 3个观察组
|
K. Fritzsche & A. Müller |
Li Xueli 李雪丽 |
15:00 – 15:30 Via zoom 通过zoom |
Group Work (1):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somatic symptoms? 小组作业(1):躯体症状的个人体验? |
K. Fritzsche & A. Müller |
HouCailan 侯彩兰 |
15:30 – 15:45 |
Break茶休 |
||
15:45 – 16:00 Via zoom |
Preparation for role-play I (group work 2): Feeling understood 角色扮演准备I(小组作业2):感觉被理解 |
K. Fritzsche |
HouCailan 侯彩兰 |
16:00 – 17:00 Via zoom |
Group work (2)/ Role-play (I): Step 1: “Feeling understood” • Doctor • Patient • Observer 小组工作(2)/角色扮演(1) 第一步:感觉被理解 • 医生 • 患者 • 观察者 |
K. Fritzsche, A. Müller & Chinese teachers
德方老师和中方老师 |
Subgroups with supervision of Chinese future teachers
在中方未来教师指导下的亚组 |
17:00-17:30 Via zoom |
Future teacher meeting 未来教师会议 |
K. Fritzsche, A. Müller & Chinese teachers 德方老师和中方老师
|
Li Xueli 李雪丽 |
Day 2 (April 23rd)
Time 时间 |
Content 内容 |
Lecturer 讲者 |
Chair/Moderator 主持 |
09:00 – 10:00 |
Lecture (3): “Making the link”-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SD 课程(3):建立链接—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的治疗 |
A. Müller |
Xu Mingzhi 许明智 |
10:00-10:45 |
Case conceptualization in holistic medicinmodel 整体医学模式下的个案概念化 |
XieYongbiao 谢永标 |
Xu Mingzhi 许明智 |
10:45-11:00 |
Break茶休 |
||
11:00 – 12:30 |
Introduction and task allocation for Patient-interview-observation 1)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 2)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3) 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 患者访谈观察的介绍和任务分配
“Live-interview II” 现场访谈II |
Li Xueli 李雪丽 & K. Fritzsche |
Xu Mingzhi 许明智 |
12:30 – 14:00 |
Break午休 |
||
14:00 – 15:00 Via zoom 通过zoom |
Discussion of life-interview: 1)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 2)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3) 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 现场访谈讨论:
|
K. Fritzsche & A. Müller |
Li Xueli 李雪丽 |
15:00 – 15:30 Via zoom 通过zoom |
Preparation for role-play (group work 3): Step 2 and 3: “Making the link” 角色扮演准备(小组工作3): 第2步和第3步:建立链接 |
K. Fritzsche |
Li Xueli 李雪丽 |
15:30 – 15:00 |
Break休息 |
||
16:00 – 17:00 Via zoom 通过zoom |
Role-play (II)/ group work 3 Step 2 and 3: “Making the link” • Doctor • Patient • Observer 角色扮演(2)/小组工作(3) • 医生 • 患者 • 观察者 |
K. Fritzsche, A. Müller & Chinese teachers
K. Fritzsche, A. Müller 与中方教师 |
Subgroups with supervision of Chinese future teachers
在中方未来教师指导下的亚组讨论 |
17:00-17:30 Via zoom 通过zoom |
Future teacher meeting 未来教师会议 |
K. Fritzsche, A. Müller & Chinese teachers K. Fritzsche, A. Müller 与中方教师 |
Plenum via zoom 通过Zoom的全体会议 |
Day 3 (April 24th)
Time 时间 |
Content 内容 |
Lecturer 讲者 |
Chair/Moderator 主持 |
09:00 – 10:00 |
Lecture (4): How to deal with emotions? 课程(4) 如何应对情绪? |
A. Müller |
Yin Ping 尹平 |
10:00-10:15 |
Break茶休 |
||
10:15-11:15 |
Family Therapy for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 躯体症状障碍的家庭治疗 |
Yin Ping 尹平 |
Xu Mingzhi 许明智 |
11:15-12:00 |
Preparation for role-play III (group work 4): The angry and demanding patient- The CALM Model
角色扮演准备III(小组工作4):愤怒而苛求的病人—冷静模型 |
K. Fritzsche |
Yin Ping 尹平 |
12:00-14:00 |
Break午休 |
||
14:00 – 15:00 Via zoom 通过zoom |
Role play III/ group work 4 The angry and demanding patient- The CALM Model • Doctor • Patient • Observer
角色扮演III(小组工作4):愤怒而苛求的病人—冷静模型 • 医生 • 患者 • 观察者
|
Li Xueli 李雪丽 & K. Fritzsche, A. Müller
|
Yin Ping 尹平 |
15:00 – 16:00 Via zoom 通过zoom |
Feedback and farewell round 反馈和告别 |
All 全体 |
Yin Ping 尹平 |
16:00-17:00 Via zoom 通过zoom |
Future teacher meeting 未来教师会议 |
K. Fritzsche, A. Müller & Chinese teachers
K. Fritzsche, A. Müller 与中方教师
|
Xu Mingzhi 许明智 |
注:普通学员组学员有机会参加每月2次(共8次)巴林特小组体验,未来教师组学员有机会参加每月1次(共四次)巴林特小组督导。